“精力都耗费在寻找机械上了,咱们一个小合作社,没有能力和高校、企业共同研发适合自己使用的农机具,但最大的资源是让人家把我们作为试验基地。”王建福说。
河峪小米合作社的机械化窘境也是山西乃至全国谷子机械化问题的现状。
谷子在山西不是小杂粮,但是在全国却是一个小品类。谷子相对于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而言,播种面积小而分散,机具需求量少,小众化特征明显。
这意味着研发机具所需投入大且回报率低,所以针对谷类专用机具在我国一直处在研发和小范围试验示范阶段,无论是地头的“土专家”,还是农机厂的“正规军”,都是小麦、水稻等作物的“改装者”,再进一步就很难了。而且现实是,农机企业一没有做公益的实力,二没有利润驱动,很难有研发的动力。
如何改变谷子“借锅做饭”的机械化窘境成为一个亟待破解的课题。
“政府部门应大力支持谷子生产机械化项目的开展,企业也应准确定位谷子收获机市场,各领域通力合作,产学研推联合攻关,共促谷子生产机械化。”有关专家建议。
“政府补贴,让大学、农科院等公益研究机构和农机企业合作,形成产业联盟,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是一个路径。”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有关人士提议。
“考虑到丘陵山区谷子生长的现实,我们渴望的是适应山地丘陵种植区的小型轻简机具,而且一定要是要与谷子生长特性相匹配的专用机械。”王建福认真地说。咨询热线 13901329810 张经理